孔明鎖,也叫八卦鎖、魯班鎖,曾廣泛流傳于中國民間的智力玩具。是中國古代民族傳統的土木建筑固定結合器,民間還有“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折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
孔明鎖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另傳說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在三國時期孔明把魯班的這種發明制成了一種五金玩具——孔明鎖。
孔明鎖,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根據八卦玄學的原理發明的一種玩具,曾廣泛流傳于民間。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它對放松身心,開發大腦,靈活手指均有好處。它是老少皆宜的休閑玩具?酌麈i看上去簡單,其實內中奧妙無窮,不得要領,很難完成拼合。
這只是傳說之一。另外一種傳說是:傳說春秋時代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于拆開了。這種玩具后人就稱作魯班鎖.其實這只是一種傳說.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筑中首創的榫卯結構。
所以,孔明鎖亦稱魯班鎖、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
魯班鎖,起源于古代中國建筑中首創的榫卯結構。這種三維的拼插器具內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結構)嚙合,十分巧妙。原創為木質結構,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 孔明鎖類玩具比較多,形狀和內部的構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難裝。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其內部結構。它有利于開發大腦,靈活手指,是一種很好的益智玩具。
魯班鎖的種類各式各樣,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見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類,B類)和九根的魯班鎖(第三代或C類)最為著名。其中,六根的魯班鎖又按照地區、設計理念的不同,在構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把六根魯班鎖主要分為兩大類:A類和B類。當然,六根魯班鎖的榫形是遠遠不局限于這兩種的。九根魯班鎖,挑選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結”、“八達扣”、“魯班鎖”。九種榫形要同時滿足不同數量實現四種咬合結構,實為不易之事。
孔明鎖內部的凹凸部分嚙合,十分巧妙,形狀和內部的構造各不相同,下面就是孔明鎖6根解法圖解:
一般都是易拆難裝,以上孔明鎖6根解法圖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