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材家居之中,五金作為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建材市場中的"主角",特別是近年來五金行業的持續增長,更讓不少家居人士為五金的巨大市場所驚嘆。然而,不處其中,不知其艱難,在外表繁榮之下,中國五金企業卻也在面臨著諸多困境。
困難一:
缺乏凝聚力度,不敵"歐洲聯盟""亂"素來是五金行業所存在的一大特色,不僅品牌繁亂,市場競爭次序同樣混亂,缺乏約束力和凝聚力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國內五金行業內耗于競爭的同時,歐洲五金企業開始在中國迅速占領市場,而且在中國,大多消費者還是存在一種傾向"洋品牌"的心理,"進口產品"在中國往往是高端、有品位的代表,這在市場銷售中給歐洲企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困境二:
成本上漲,價格卻不敢漲成本上漲是近年來建材家居行業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尤其對于五金行業來說,成本所帶來的壓力更加明顯。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的不斷提升,直接壓縮了五金行業的整體利潤空間。通常來說,大多行業在面臨不可控制的成本上漲時,多會選擇提高自身產品價格,以將成本壓力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但對于五金行業而言,即使存在想法,卻鮮有企業敢去真正提價。
困境三:
品牌格局不穩固,缺少龍頭企業就如大多行業人士所形容的一樣,如今的五金行業正處于一個"百家爭鳴"的局面,體現出了五金行業的蓬勃發展趨勢。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長期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卻并未涌現出一批具備代表性的龍頭企業,也是整個行業品牌文化落后的一種表現。而對于市場來說,一批具備代表性的龍頭企業,不僅能夠為行業的發展樹立標桿,也能提升行業在公眾心中的認同度,擴大市場潛力。
困境四:
行業人才缺失,原創設計"拖后腿"當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在選購五金之時也就開始注重品質、價格之外的元素,比如文化、設計還有工藝。據九正建材網小編了解,而這些方面,也正是中國五金企業相對短缺的部分。不少中國五金大型企業發展至今,其規模、產能并不落后于國際水平,但之所以不能以名品的形象走入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其關鍵就在于產品設計上的缺失。借鑒學習,亦有門道面臨行業的困境,不少具備遠見卓識的企業已經在探索者突圍之路。其中,出國考察,學習外國先進理念也早已成為行業中的常態,但就實際效果而言,真正能夠影響企業發展的考察卻并不多見。究其原因,還是在于不少企業只是"取經",卻并不能收為己用。企業在學習先進理念的同時,也應注重理念對于自身的適用性。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有目標的汲取經驗,才是企業出國"取經"的正確門道。結合目前中國五金行業所面臨的困境不難發現,整個五金行業最明顯的不足就在于品牌和文化,所以企業的外出學習,也應更傾向于國外世界性名企的品牌塑造經驗以及五金文化的形成過程。解決困境之根本,自然就能看到更輝煌的前景。